
新街口百姓生活服務中心設置專柜對接廠家,為老街坊提供彈棉花服務。

服務中心的裁剪衣裝柜臺也頗受周邊居民歡迎。
本報訊(記者 王海燕)彈棉花,是不少人兒時的街巷記憶。現如今,北京城里彈棉花的小門店幾乎找不到了,可有很多戀舊的老人,還是愿意把自己家的棉花被拿出來彈一彈,蓋著軟和。
滿足老街坊們的需求,西城區德勝街道和新街口街道的百姓生活服務中心今年均增加了彈棉花的特色服務。不僅可以彈棉花,市民還可以在這兒定做老式的棉花被,暖和又厚重,滿滿的舊時味道。
“為這事兒,我們聯系了好幾個廠家。”新街口百姓生活服務中心賣場經理鄒德琦介紹,在賣場里現場彈棉花難以實現,占地方,而且聲音特別大。因此,賣場設置了服務專柜負責接單,市民把家里的被子拿過來,由賣場聯系廠家進行加工,完事兒了市民再取走。聽說開設了這個特色服務項目,附近有好幾位老人抱來了自家的棉花被,讓跟著自己十幾年、二十幾年的被子見見新。
類似的特色服務還有裁剪衣裝。如今街頭的裁縫店越來越少,新街口百姓生活服務中心特地設置了裁剪服務專柜。記者探訪時,正看到一位工作人員腳踩縫紉機,馬不停蹄地給顧客趕做衣裝。她身后掛了一排已做好的樣板成衣,有棉服,有風衣,有呢子大衣……“上這兒定做的都是附近的阿姨們,可著自己的尺寸做的,肯定比在商場里買的稱心。”她說。
服務中心還有專門賣老年人鞋襪的,給老人修收音機的,為老人提供5元理發的……根據附近老人的需求,新街口百姓生活服務中心還特地在二樓增開了一家寵物用品店,“過去這塊地兒是賣臨期進口食品的,生意還可以。之所以改成寵物用品店,主要是附近老人買貓糧、狗糧太不方便了。”工作人員介紹,附近老人很多家里都養貓養狗,有人還定期給流浪貓投喂食物。貓糧、狗糧、貓砂等必需品都挺沉,上超市買不方便。賣場就把賣進口食品的貨架騰空了,引進一個寵物用品店,并為老人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自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以來,西城區已經在各街道開辦百姓生活服務中心等便民商業服務綜合體40處,今年將再建15處,達到55處。
根據居民需求,各類便民商業服務綜合體不斷調整服務內容、服務項目,以便更好地彌補城區生活服務設施的不足。